“阿公,呷饱未?今晚咱戏班来演《青山作证》,讲的正是恁乌山红军的故事!”每到傍晚,云潮宣讲团的演员们就开着移动舞台车,在云霄乡村的古榕树下、田间地头支起场子。没有豪华剧场,没有明星阵容,但《向东渠》《星火之势》等一出出用潮剧演绎的剧目,却让乡亲们搬着小板凳从村头听到村尾。这热闹的场景,正是云潮宣讲团日常工作的缩影。
云潮宣讲团在人民公园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
速传新政,广达民心
要说云潮宣讲团的“快”,那在全县是出了名的。2024年7月下旬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,他们就连夜开工,短短数天就把会议精神编成《新时代 新征程》快板剧。老戏骨带着年轻演员,白天改词本,晚上练唱腔,把政策理论变成潮剧唱段。这两年,他们的舞台车跑遍全县10个乡镇(开发区)田间地头、社区广场、企业车间和学校校园,哪儿人多就去哪儿演。最远的马铺乡2小时山路也照演不误。6万人次听过他们的演出,常常都有新戏,老百姓常说:“盼着云潮来,既能看大戏,又能懂政策!”
在基层演出《万众一心筑长渠》
潮剧搭台,理论唱戏
光快还不够,得让老百姓“听得进、记得住”。云潮宣讲团最懂这个理,他们把云霄的本土文化嚼碎了、揉进宣讲里。想讲红色故事,就以坪水乡建立云霄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权为背景,排了情景剧《星火之势》,演员一开口就把人拉回那段峥嵘岁月;要弘扬向东渠先进事迹,就创排《聚力》,再现当年群众肩挑手扛修水渠的热血场景;连乌山革命英雄的事迹,也被编成潮剧《青山作证》,老一辈看得热泪盈眶,年轻人也听得入了迷。有奖问答环节让乡亲们争相抢答,主持人就像邻居一样唠嗑,政策宣讲就这样走进了百姓的心里。要知新政策,就看云潮戏。这辆理论直通车正载着党的好声音,驶向更远的田间地头。
移动舞台,精准滴灌
不只是红色主题,老百姓关心的乡村振兴、平安三率、安全生产等,他们也能编成小品、快板。《歹人不通做》小品讲平安建设,《懒汉脱贫》快板说乡村振兴,《平安是福》潮剧唱安全生产,这些节目每年演30多场,让政策法规变得生动易懂。他们用向东渠的故事激励大家拼搏,通过52场惠民演出跑遍全县乡镇。下河乡的蔡阿姨说:“以前觉得政策离得远,现在看戏就明白了!”团队坚持公益演出,不搞商业操作,把社会主旋律、正能量唱进戏里,演到群众心里。
潮剧《青山作证》演出照
线上线下,双轮驱
如今的云潮宣讲团,不光在线下“火”,线上也圈了不少粉。他们在抖音、微信上发潮剧小视频,有讲老戏台故事的,有教唱腔的,还有演员们排练的花絮。2025年参加抖音“聚光计划”户外直播活动,获得了超过15万次线上点赞。春节、元宵时开展的“文艺倡廉”经典潮剧线上展播活动,更是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。不少在外打工的云霄人留言:“看着家乡的戏,听着熟悉的腔,还能学到政策,真是太亲切了!”原本小众的潮剧,借着宣讲的东风,成了年轻人也愿意追的“文化潮”。
云潮宣讲团自2023年获评“省级基层特色宣讲团”以来,始终以“搭桥”为使命,将党的理论融入潮剧唱段、快板等民间艺术形式,让政策宣讲成为街头巷尾可听可感的“身边事”。他们用文化传精神,使理论扎根基层土壤,为百姓的日子增添盼头,真正实现了“从纸面到心间”的宣讲价值。(市委讲师团 云霄县委宣传部)